NEWS
Links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访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获得者王康丽
王康丽,女,博士,我院电力系副研究员,中共党员。2016年8月以“面向电网的新型储能技术”项目获得2016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院新闻中心的同学专访王康丽老师,针对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希望与广大师生一起分享她在科研和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古语有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己考什么获得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有什么优势?“优秀青年基金奖主要考察科研成果的积累,对我而言,我从研究生开始就一直在同样一个领域里钻研,这样坚持探索了有十几年,这样我本身在这个领域里的积累就会更多一点,对它的理解也会更深。”想要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破和成功,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便是积累和坚持,尤其是对于面向电网的新型储能技术,这样一个更偏向于基础理论实践的项目来说,这两者显得更为重要。
王康丽说,真正的科研不同于在大学里所做的设计实验,有老师和学长为你引路解惑;真正的科研是充满未知性和独立性,你永远也不知道困难会在何时出现,但这也正是科研的魅力所在,它让人习惯于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享受克服困难后所带给我们的惊喜和满足感。但解决困难后的喜悦感毕竟是短暂的,科研过程中更多时候还是平淡而枯燥的,失败更是家常便饭,这更要求我们能耐得住寂寞,能够接受失败,有足够强的自信心,坚持走下去。
贴近民生,关注热点
面向电网的新型储能技术无疑是一个基础性很强且十分困难的研究项目,当问及为什么要选择一个比较困的项目进行研究探索时,王老师谈到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觉得它的应用性很强,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跟生活很贴近,并且看到自己做的东西能够在市场上使用,是一件相当有成就感的事情,当然她自己也没有想到现在这个方向会成为关注的热点。同时当她博士毕业时曾向当时院里的查全性院士请教该怎样选择研究方向,查院士说:“选择跟国际民生紧密相关的。”
拥抱兴趣,认清方向
王老师认为,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应该在课余时间多参与一些与科研相关的活动,多去听学术性质的报告,尝试去加入实验室,从而明白科研究竟是做什么的。并在长时间从事某项工作的过程中,真正认清自己的兴趣所在,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在尝试一样新的东西时,人往往会充满干劲和好奇,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好奇和干劲很可能会逐渐消失,而只有长时间的去做某样事情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兴趣所在;同时我们也许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因为兴趣只能让你充满了努力的动力,但并不一定代表自己适合这个方向,只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够更好地认清未来的道路。
独立思考,求是创新
当谈及对现今大学生所欠缺的东西时,王老师回想起了自己在麻省理工求学时的感受,她认为在国外的大学里学生的努力程度和中国的大学生并没有区别,而在自信心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上,往往外国的学生更胜一筹,正如博士毕业答辩时评语上写的一句话一样: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而现在我们很多的大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总是说我们应该怎么做,而国外的学生往往说的是我认为应该怎么做,这样更能促进思想的碰撞和进步。
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也是现在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而较强的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真是前两者的保障。团队里的人往往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顺畅的沟通交流便能是的不同的思想发生碰撞,让团队显得更有活力,同时交流中思维的不同点将起到互补的作用,这对于整个团队的创新将会更有益处。
当谈到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建议的时候,王老师表示一定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同时应该摒弃较强的功利心,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充满探索未知的渴求。我们同时也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要不断地向前看,不畏惧困难,将克服困难作为一种习惯,让它不断地激励自己。
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2007至2012年先后在美国Auburn University、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回华中科技大学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储能技术和新型能源材料的研究,先后在Nature, Chem. Rev., 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现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面向电网的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和新型能源材料的基础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