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相关链接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学院新闻

传道解惑,平凡不平淡——记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杨军

发表时间:2015-10-27 作者:电气学院张晓宇 仇书山 朱赟皓 浏览次数:

传道解惑 平凡不平淡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杨军访谈

在我校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主讲本科生电机学课程的杨军荣获一等奖,我院新闻中心对其进行了专访,针对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希望与广大师生一起分享他的教学心得和看法。

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样一个过程必须拥有另外一个不可或缺的技巧——教学方法和手段。尤其对于电机学这样一门被许多学生称为“天书”的课程来说,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最大程度的消化掉你教授的知识呢?这是作为老师所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对此,杨军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教学方式。

杨军谈到:“我认为在教学中首先要承认和理解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别,教学时要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比如对于那些对本课程有浓厚兴趣且基础扎实的学生要积极引导,鼓励他们思考更深刻的内容,用创新的眼光去学习和思考内容;对于中间层次的学生基础最重要,首先要让他们把课程要求和考核的内容理解和掌握;而对于本身基础薄弱学习又缺乏主动性的学生,应该力求让他们记住最基本的要点和计算方法等,从而不至于出现挂科现象。

三尺讲坛,春风化雨

在教学中,针对学科课程的特点,杨军坚持课堂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和驱动力。对于电机学这样一门相对抽象艰涩的课程,学生的兴趣对于学习至关重要。基于这样的观点,他十分重视课程的导言部分。因为一来这是课程的第一讲,学生的精力相对集中,出勤率也相对最高;二来这是学生接触本课程的第一站,这一讲的好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每学年开讲本课程前他都会对导言部分精心设计,同时听取往届学生的反映,力求做到最好。

杨军很重视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他坦言他对于学生在课下问问题是非常欢迎的。如果能当场做出解答,那么自己会很高兴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如果不能当场做出合理的解释,自己会通过其他渠道来补充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老师与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正所谓共同进步,教学相长。这种教学已经超越了学生与老师的角色关系,老师和学生变成了朋友,是独立的、思考的个体,想来也是因为杨军这种谦虚温和的态度,获得了学生和其他老师的认可。

拾级而上,薪火相传

在谈到获奖原因和课程特色的时候,杨军谦虚的说这是整个电机学课题组的功劳,自己的成长与前辈的指导和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在准备一堂课的时候,课程组的老师会进行集体备课和研讨,有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氛围。而且学院里的老教授会同青年教师分享课程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方法,这对他教学水平的挺高很有帮助。也许正是这种学术上的传承才让我院的电机学课程别有特色,在其他兄弟院校里独树一帜。

教学科研,乐在其中

对于自己的兴趣,杨军笑着说:我觉得我的工作就是我的兴趣。他说虽然教学工作很平淡,但是每当自己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自己总会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我认为教学工作是神圣的,对未来国家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他还谈到自己对科研本身就很有兴趣,自己乐在其中,同时这也是进一步学习的方式。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在访谈最后,当我们问道杨军对我们院学生的看法时,他脱口而出,我认为我们学院学生都非常优秀,而且我也认识一些非常聪明而且很有想法的学生,我觉得这群学生在今后大有可为,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努力,为学校为国家争光!

杨军,工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目前在pc加拿大最准杀组合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加速器工程、绝缘芯变压器型高压电源、电磁场计算、磁场及束流测量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研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及校企合作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三大索引收录7篇,参与出版专著1部,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承担本科生《电机学》等课程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