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ers
Links
Contact us
他长期从事电机设计、驱动及控制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因磁场调制电机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方面的贡献和成就受邀在国际电机与系统(ICEMS 2021)、国际电机与驱动(IEMDC 2021)、国际电气与能源(CIEEC 2022)等电机领域顶级国际会议上作磁场调制电机领域大会主旨报告近20次,并因在该领域的贡献于2018年当选IEEE Fellow。相关项目和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和特别嘉许金奖、“电工行业-正泰科技奖”科技成就奖、日本第七届永守赏(Nagamori Awards)学术奖、中国发明协会第十二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湖北省百名专利发明领军人才等。
他是IEEE工业应用协会2019-2021年度杰出讲师、2019年度杰出会员奖获得者。他就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曲荣海。
厚实的学业基础
曲荣海,1969 年出生,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人。他的学士、硕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博士学位是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完成的,毕业后曾任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全球研发中心总部高级专业工程师,2010年,他作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全职回国,在华中科技大学任教,并建立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电机技术研究中心。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特种电机分析与设计、磁场调制基础理论与技术、大型永磁风力发电机、超导电机及大功率牵引电机系统等。拥有多年电机设计、生产、及其驱动控制方面的科研及产品开发经验。发明了多种先进永磁、超导电机拓扑,解决了多项永磁电机关键技术难题。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电动汽车、船舶动力、航空推进、高铁牵引、石油和天然气等行业。
他说:“以电气化为代表的能源系统技术革命正在重塑全球机械运载与能源产业,电机系统作为这一轮能源革命的核心动力,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曲荣海不仅有扎实的电机方面基础理论知识,还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专业学术素养,他曾先后担任pc加拿大最准杀组合副院长、华科大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新型电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工作十分繁忙。在电气研究领域,他的真知灼见受到同行们的赞许,由此,他被行业学者们推举为IEEE工业应用协会武汉分会主席,国际电机大会(ICEM)董事会成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磁场调制电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电源学会交通电气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电机工程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同时,他十分关心青年人才的成长,悉心“传帮带”,在课堂上、在实验室里,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与学子。
他主持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国家强基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或课题,撰写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14篇获IEEE最佳论文奖,高被引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180余项。电机领域几乎所有的顶级国际会议均邀请了他做磁场调制电机相关的大会主旨报告,在国际电机学术界和工业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开辟磁场调制电机统一新理论
当前,在高端装备电气化的发展趋势下,电机转矩密度、脉动两大关键指标提升的需求凸显,而转矩性能提升正面临众多挑战。常规永磁电机的转矩密度受限于传统电机原理、冷却条件、材料性能,常用的工程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机转矩密度,但难以大幅提升,尤其是冷却条件较差的场合。“常规永磁电机的定子、转子磁场基波极对数相等、谐波高度重合,在抑制转矩脉动的同时,不可避免会造成平均转矩的降低,转矩密度与脉动性能难以同步提升”。
曲荣海带领创新电机技术研究中心团队,历时十余年研究攻关,终于建立了电机磁场调制理论,真正打破了常规电机定子与转子极对数必须相等的桎梏,开创了更为广泛、系统性的磁场调制电机统一新理论,将学界与产业界的视角带进了全新的维度。
他介绍说:“该电机理论具有普适性,是经典电机理论自建立以来又一重大理论突破。”值得庆贺的是,曲荣海在磁场调制理论取得突破的同时,又积极推进了新理论在工程方面的应用。他们发明的“高品质磁场调制伺服电机”,有效解决了伺服电机转矩密度难以提升、转矩波动抑制困难等技术难题,提升了我国高尖端装备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及整机竞争力。组织并参与领导“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研发了70多种型号的磁场调制伺服电机产品,填补了国产伺服电机在3C加工高速钻工中心的空白。在关系到国家关键、核心领域制造装备自主化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换脑工程”中,80%以上的高档数字化装备已采用由他设计的磁场调制伺服电机,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大幅提升了我国关键领域制造装备的自主可控能力,并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大国重器》、《动力澎湃》栏目专题报道。
面向未来,曲荣海心坚如磐,身正为范,他表示,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致力为提升国家能源产业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