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UMNUS
Links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喻园风雨六十年
——陈德树:我的电气记忆
(电气学院新闻中心 蒋昊伟 范博渊 张耀中)
1953年10月15日,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发展对建设人才的需要,华中工学院在武昌建校。而电气学院的前身电机系,在1953年建校时便设立了,是我校最早的系所之一。在这一次全国院系调整中,中南地区五所高校的工学院合并于武汉的喻家山麓,华中大的故事就此书写。
同样是在这次院系调整中,原中山大学电机系毕业生(发配电与电力系统专业)陈德树,也怀揣着知识与梦想,来到这片希望之土,从此一干就是一辈子。六十载光阴如梭,这片土地在这位老人身上打上了怎样的印记?这位老人又为华中大的电气人留下了怎样的财富?
五校合流,英才荟萃:其实这种说法有误区?
关于这合并的五所学校,很多人一直有一个认识的误区:认为这五所学校分别是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和中山大学。其实这种说法并不严谨,因为1953年的中山大学早已没有了工学院。早在1952年9月,华南地区几所大学的工学院就合并成了华南工学院,而这其中就包括了中山大学。后来又过了不久,华南工学院的机电部分与其它四校的工学院一起并入华中工学院。“别看建校纪念碑上写的是中山大学,其实他们都搞错了,应该是华南工学院”陈德树笑着说,“我当初读的是中山大学电机系,可后来阴错阳差地成了华南工学院,再后来又成了华中工学院。”岁月催人老,学校也几度变迁,可不变的是学术上的追求和话语间浓浓的乡音。
经过此次院校调整,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电力部分合并为新的华中工学院电机系。电力系下设电机与电气、发电厂电力网及电力系统、工业企业电气化三个专业,并由朱木美任系主任,陈泰楷、蒋定宇任副主任。
与新中国一起成长:从三峡发电,再到万吨轧钢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当毛泽东视察三峡并提出建设水利工程的设想时,我国的电力工作者就开始了对这一项目的论证与研究,“那时我们电机系的几个专业相互联合,一起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那是六十年代初的时候,条件还很艰苦,可我们的项目却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当时的副院长朱九思鼓励大家说:“有钱要上,没钱也要上;只要上面要求,我们都做。”虽然三峡的项目到了三年困难时期就停了,可为后来的葛洲坝工程积累了经验。”
七十年代初,为了缓解华中地区的用电压力,葛洲坝工程上马。此时已初具规模的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为这一大工程做了不少电力调配与继电保护计算方面的工作。这一项目因文革几经停滞,但并没有终止,相关课题的研究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初。
1977年,武汉钢铁厂的冷轧厂、热轧厂、硅钢厂三厂同步建设,准备一举突破“双200万吨”。虽说轧钢机组是从日本和德国引进的,但机组并网问题还得靠自己解决。武钢聘请的日本专家曾断言,轧钢机组运行不会对电力系统造成太大影响。“但那时湖北电网的容量还很小,不过一百万千瓦。而对于轧钢机而言,钢板一旦进入,负荷就会陡然上升,最多可达十几万千瓦,这样大的冲击电网怎么承受得起?任元老师多次亲赴武钢进行考察,并在动模实验室做了实验,最终认定日本专家的结论是错误的,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在结束文革后1978年3月18日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我们发配电(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电机还拿了好几项全国大奖呢!”即便现在回想起这些,陈德树的脸上任溢满得意的笑容。从三峡电站到万吨轧钢,从葛洲坝运行模拟到湖北并网,从第一条500kv输电线“平武线”再到第一条1000kv特高压输电线,每项新中国电力事业的里程碑上,总铭刻着我校电力工作者的名字;而我校电机系的发配电专业也随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高速推进,逐步成长、蒸蒸日上。
严谨治学,人才辈出:人才问题不解决,别的休想谈!
1964年,国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成立了第一届教材编审委员会,其中发配电方向由我们学校主持,当时华中工学院的副院长刘乾才任主要负责人。文革后,电力部又成立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能除了指导教材编写还有推进教学改革,而负责学校还是我们。后来由于1998年国家部委改革,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解散;这二十年间,我校一直主持着全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工作。“八十年代,我还当过委员会的主任,那时全国总计有31所学校开设了这个专业,他们每年都要来开会”陈德树介绍到,“可能是由于我们学校一贯的公正、严谨,几十年来一直没有人提出更换主持学校。这也说明,我们的教学态度还是得到广泛认可的。”
1981年,国家全面拨乱反正,教育事业百废待兴。教育部人事司派人来我校调研并召开教师座谈会,陈德树以教研室主任的身份出席,会上他反映了人才结构失调,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提出“人才危机,不抓不行”。当时发配电专业恢复招生后的第一批6名硕士研究生即将毕业,他当即提出“这6个人留下来任教,我全都要了。”“现在看来,也正是当年这6名研究生,对我们专业起了很大作用。”现如今,这6个人中已成长出了两位IEEE Fellow:程时杰和吴青华。
1961年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我们始终走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的前列。“这么多年的经验总结,人才问题不解决,别的休想谈。”陈德树意味深长地说。
六十年风雨回首:有优势也有劣势,有长处也有不足
1952年,国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哈工大读研,课程由苏联专家任教,陈德树便是这一批人中的一员。而当1955年毕业时,原本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和华南工学院的青年教师却发现自己要去一所全新的学校——华中工学院。由于正好赶上院校调整,我们学校汇聚了五所学校的人才,“别人去哈工大只有一所学校的名额,而我们却相当于拿到五所的名额,算占了些优势。当然,和那些老牌名校相比,我们在起步阶段仍有不小的差距。”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已改变了这一方土地的面貌。陈德树感慨万千地说:“在国家重点学科评比中,我们的电机专业总分第一,电自专业总分第二,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一个电机系现在已发展成为了下设7个系所、4个研究中心的电气学院,我们的校友遍及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电力部门、制造企业,不少已成长为各行业的精英、甚至领军人物。但也应当看到,不足同样存在,从我们这走出去的校友,‘总工’层面居多,但称‘长’的少;如何引领学科发展,如何培养领跑者将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回首前尘,感慨系之。陈德树老先生已年逾八十,老虽老矣,但莫不心向华工,情系喻园,但任然继续着自己的研究,并热切地关注着下一代电气人的发展。老人大半辈子的精力和汗水都流洒在这片土地上,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莫不牵动着他的情感,见证着他青春时期的理想和追求。追忆往事,陈德树和他曾经的同事们都可以感到骄傲,他们一手缔造的电气学院已蓬勃发展了六十年,同时也必将继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