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party

相关链接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大楼A座

 

关工委老协

陈德树:“厚积薄发,担当志远”的践行者与传承者

发表时间:2022-03-01 作者:楼奕轩 卢宇昕 杨钰锟 李超 浏览次数:

该作品在华中科技大学2021年“奋斗百年路,党在我心中”活动“讲好华中大故事”创意传播大赛中获图文类一等奖。


本作品为采访陈德树老师的纪实稿,讲述了陈德树老师从少年求学,到扎根华中大,与华中大共成长共发展的故事。展示了陈德树老师育人育己的崇高的师风师德,彰显“明德厚学,求实创新”的华中大精神与“厚积薄发,担当致远的校训精神”。希望通过本文传递陈老的故事,鼓励广大青年学子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成大才,接好接力棒,走好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1999-我校在继电保护方面实力雄厚,在全国最早开展微机保护继电保护,陈德树教授主持研究“WBZ-500型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编者记:我们一行人来到动模楼时,陈德树老师亲自来门口迎接我们,随后我们与陈德树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聆听老一辈人电气人的电气故事,传承老一辈电气人的初心使命,走好新一代电气人的长征路。

陈德树老师出生于1930年,尽管老教授在2001年退休,但仍然坚持科研工作至今,在采访的间隙,陈老还坐在电脑前看论文,陈老秉持着脚踏实地做研究的原则,为祖国电气事业的发展默默的奉献自己的力量。

勇担使命 立鸿鹄志

1930年,陈德树老师出生于广东东莞,初中时期,战火纷飞,国家危亡,陈老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香港避难。可由于战争范围进一步扩大,香港也被日本侵略者占领,陈老的初中教育是在日本人的统治下念完的,忆及中学时代,陈老痛心的说道:“上学时老师用日语教学,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明白了国家强大的重要性,只有提高国家硬实力,才能不会被欺负。”正是如此,陈老在少年时期便立下了科研强国的远大志向。

1962年7月,朱九思、黎献勇等校领导与同学合影,内有陈德树(前排左四)等同学


1952年,陈德树老师从中山大学电机系毕业,当年他的人事关系便来到了华工,说来也巧,52年也正是华工建校的第一年。1955年我正式来到华工任教,与华工一起成长,也正是在这里,更加坚定了陈老科研报国的理想。初来华工时,百废待兴,师资力量薄弱。而陈老也与华工一起走过了近七十年的风雨兼程,看着华工从一个仅有八个专业、四个系的学校成长为如今国内外知名的一流大学,这不仅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华工人不懈奋斗,也得益于早期华工建设者们不甘于现状、志存高远,一心将华工建设为国际一流大学的决心。

说到这儿,陈老提起了朱九思校长,当时朱九思老校长的思想及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华工的发展历程,也给陈老的科研生涯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朱九思老校长作为第一批华工人,行事大胆,眼光十分高远,老校长秉持“广集人、高筑墙”的思想,为华工后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不得不佩服老校长在文革期间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拉拢当时人们纷纷避而远之的大学教师,同时还亲自去海外各国搜寻人才,正是这样,为本来师资力量几乎为零的华工注入了大量新鲜血液,焕发新的活力,为之后华工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说来有趣,华工建校初期时,竟连自己的土地也保不住,于是朱九思老校长下令高筑墙,将学校用墙围起来,这一围便围出了今天7000余亩的华中大,当别的大学为新校区建设焦头烂额的时候,华科可以集中精力搞发展。陈老告诉我们朱九思老校长在学科建设方面也有着高远的眼光,虽然老校长的想法与教育部的规定存在分歧,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增设各学科专业,而是经常打“擦边球”增设专业。

陈老说道:“自己来华工的这些年,与朱九思老校长交流颇多,他对我的影响也颇为深远,也是他这种志存高远,立志要把华工办成国际一流大学的远大志向,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志存高远。”而陈老也一直坚守着自己科研报国的鸿鹄之志,一直坚持自己的研究到现在,努力为我国继电保护的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脚踏实地 做奋斗者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科学理论基础十分薄弱,还受到其他国家各方面的技术封锁,不少研究都是靠着前苏联的科学家协助进行。可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前苏联撤走了所有的科学家,我们的不少研究因此受到了阻碍,停滞不前。

1960-先进工作者奖状(陈德树1960年)


大家心知肚明,科学研究还是得靠自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脚踏实地的向前摸索,终使许多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可以自豪的说,在整个电力部的各个领域中,陈德树老师所研究的继电保护相关技术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

在整个继电保护的领域,从原理到实践,我们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而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卡脖子”问题,令陈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电网抗干扰问题,这也是我们在微机继电保护领域中遇到的第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我们对于继电保护抗干扰方面的理论不了解,只能自己慢慢摸索。

1972年,陈德树老师自己做了一套基于集成电路技术的变压器保护设备,有一次他在武汉金口变电站测试变压器保护设备样机时,却出现了一送电保护就动作的情况,陈老当时知道是受到干扰信号的影响,却不清楚干扰信号是从哪来的。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陈老和他的团队一起采用最原始的方法,用锡箔纸将每一根全部包裹起来,花费大量人力挖沟布置管道,将所有的包裹锡箔纸的电线放置到管道中,时的所有导线屏蔽了干扰信号,从而达到抗干扰效果,之后做实验时便没有发生跳闸情况了。

1999-陈德树主持研制的电力安全设备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奖


也正是这次经历,让抗干扰问题研究走进了科研工作者的视野。起初大家对于继电保护抗干扰是完全不了解的,甚至只有在电网跳闸之后才开始发现到干扰信号的影响。由于干扰信号没有办法直接探测到,也无法感知,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家并不知道干扰信号是怎么产生的,干扰问题对科学研究的阻碍力也越来越大。我们国家花了数年年时间,举国之力研究抗干扰问题,在经过反复的相关实验,数次失败后经验的积累,我们对于抗干扰问题的研究才缓慢向前发展。正是无数科研工作者们坚守着“遇到问题就去解决”的初心,脚踏实地的研究,才将抗干扰问题彻底解决,也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厚积薄发 未来可期

时光荏苒,陈德树老师也从一名学生身份转变成了一名教师,也逐渐意识到了人才培养对于学校学院的重要性。1981年之际,正值文革结束,当时整个国家都急缺人才,而我们的师资队伍也出现了严重的断层,陈老说道:“当时我已经50岁了,可我这个年纪在学院里面已经算年轻的,再年轻一点的教授就几乎没有了,学校急需一批年轻人加入到学院的师资队伍里来”。

在教育部参与的教师座谈会上,陈德树老师提出由于文革期间对于知识分子的打压,整个教育行业都停滞不前,也没有培养出足够的人才,这使得当时我意识到培养的第一批毕业生非常宝贵。他毫不客气的提出要求所有的毕业生都留校任职,以此来补充学校的师资力量。当时,他作为系里的主任,亲自考核这批研究生,因此对他们的科研能力为人处世都十分清楚,对于他们的能力也都非常的肯定。陈老明白学院亟需这样的年轻人,迫切希望这批研究生留下来继续为学院做贡献,也给这些学生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最后在老师与学院的劝说下,6位研究生都选择了留校任职。

正是这次决定,使得华工在文革后保留了大量的师资力量,避免了学院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对之后华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当时陈德树老师培养的第一批研究生里,其中就有现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程时杰老师,同时还有两位IEEE Fellow:程时杰老师和吴青华老师。

2007年,陈德树教授在成果鉴定会现场发言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正值我校建校七十周年之际,经过近七十载沉淀,一代代华中大人对社会和国家也做出了很多贡献。这里离不开所有华中大人的努力,同时也是我们社会和国家的一点回报,没有辜负别人对我们的认可和期待。同时我们也要借这个机会,继续把好的传统发扬光大,把好的指导思想继续传承,不断勉励自己向前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一辈的人,都应担起为国家效力的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的任务依然很重,我们国家还处于发展当中,我们应当紧跟国家发展要求,要不断学习,找差距,明方向,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领航人。

2017年,陈德树教授荣获顾毓电机工程奖,该奖于2010年开始每年奖励一名专家,堪称中国电力领域的最高奖



(本文由pc加拿大最准杀组合楼奕轩等同学通过查询网上材料、参考校史馆王涛老师文章和采访陈德树本人综合编撰而成。在此表示尊重各位的著作权,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德树,pc加拿大最准杀组合教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家,我国微机继电保护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华中工学院电机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华中理工大学棱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育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电工学科组成员,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电工学科专家组成员,湖北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85年起享受国务院的特殊津贴,1981年获国家发明奖一项,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1991年获国家重大装备成果三等奖1项,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